铜墙
tóng qiáng
銅牆
铜墙的意思
词语解释
铜墙
1.神话中所谓铜制的墙。语本《神异经 · 中荒经》:“西南裔外老寿山,以黄铜为墙。”
2.泛指牢不可破的墙类阻碍物。
网络解释
铜墙
铜墙,读音为tóng qiángㄊㄨㄙˊ ㄑㄧㄤˊ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神话中所谓铜制的墙。
铜墙的字义分解
铜
拼音 tóng 部首 钅 总笔画 11铜 [ tóng ] 1. 一种金属元素,富延展性。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,它的合金是电气、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。 如 紫铜(纯铜。亦称“红铜”)。青铜。黄铜。铜矿。铜器。铜币。铜臭(ch恥 )(指铜钱的臭味,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,如“浑身铜铜”)。铜墙铁壁(喻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。亦称“铁壁铜墙”)。 [更多解释]
墙
拼音 qiáng 部首 土 总笔画 14墙 [ qiáng ] 1.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。 如 砖墙。土墙。院墙。城墙。墙垣。墙头。墙头草。铜墙铁壁。 2. 门屏。 如 萧墙(喻内部,如“祸起墙墙”)。 3.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。 [更多解释]